你的位置:顺盈娱乐 > 最新动态 >
开国将帅都是如何评价毛主席的?王震被折服,贺龙心服口服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7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王震:毛主席的气度令我折服

1926年,新河车站工人纠察队队长王震,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。

组织上面会派一位委员,来视察工人运动的工作,而王震负责接待。

年轻的王震第一次负责接待如此重要的人物,他感到十分的紧张。

他小心翼翼的问通信员同志:“请问这位视察工作的委员,他是谁啊,好相处吗?”

通讯员笑道:“这位小同志,你不用这么紧张,下来视察你们的是毛委员,他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人,总之你见到他就明白了。”

听到这话,王震微微松了一口气,拍着自己的胸脯,坚定的说道:“我一定接待好这位毛委员。”

怀着既紧张又激动的心情,七天后的早晨,王震静等在火车站等待着那位毛委员的到来。

“哐哧哐哧”,一辆老旧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入车站,走下了一群人。

王震四处观察,寻找着那位毛委员的下落。

还没等王震找到,一个身穿长袍的高个男子向他走了过来,笑着问道:“你就是王正林同志吧?”

王震小心翼翼的回答道:“是的,请问您是毛委员?”

高个男子笑着点了点头:“我是毛泽东。”

王震激动地说:“您...您好,毛委员,我是王正林,您也可以叫我的大名王震。”

听着这话,高个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,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,道:“原来你就是王震啊,我很早之前就听过你的名字了。”

“真的吗?毛委员,您居然还听过我名字,这实在太让我荣幸了,话不多说,我带您去我们的活动据点吧。”王震说道。

在王震的带领下,毛主席顺利抵达了当地工人组织的活动据点。

而此时,这里正召开着一场会议,讨论着当地继续发展工人运动的计划。

王震原想打断会议进行,但毛主席却摆了摆手,低声说道:“没事,我坐在这里旁听就好。”

直到几十年后,王震依然记得,那时毛主席的言行,他总是向人感慨道:“毛主席从来就没有什么官架子,他就像一个普通人,总是能融入民众之中。”

而随着两人的坐下旁听,这场会议也进入到了最重要的时刻。

主持会议的工人说道:“最近我们的工人运动受到了反动派的残酷镇压,组织上的建议是,继续进行工人运动来对抗反动派的残酷镇压,希望各位再接再厉。”

而这时,王震却主动提出了异议:“反动派毕竟有武器,而我们只是手无寸铁的工人,顶着敌人的镇压继续工人运动,恐怕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... ...”

还没等王震说完,主持会议的人就摆了摆手,打断了他的发言,他严肃的说道:“王震同志,这是组织上的命令,我没有让你发表任何意见,我们只需要遵从就好。”

王震嘴唇嗡动,想要再说什么。

可他的话还没说出口,身边有一个声音传来:“哎,这位同志,你话不能这么讲。”

王震向旁边看去,原来是毛主席在说话。

毛主席站起身来,缓缓走向会议中央,边走他边说道:“党的组织和反动派最大的不同就是民主,我们领导群众的同时,也欢迎群众向我们提出意见和看法,我们的命令并非是一成不变的,如果总是以命令强行要求群众,那我们和反动派有什么区别呢?”

他的目光向主持会议的人看去,说道:“我是党组织派来视察的委员,如果群众有什么建议,我希望你可以给他们发表的权利,并由我将这些建议带给组织。”

主持会议的人惭愧地说道:“委员,是我考虑不周,我会仔细倾听群众们的看法,并将这些汇报给您。”

就这样,在毛主席的一番话下,会议得以顺利的进行下去。

这件事令王震印象深刻,之后的几十年里,每当和人谈起毛主席,他总是会提到这场会议。

他总是感慨的说道:“自那时起,毛主席的气度就令我深深折服,也是从那以后,我下定决心要追随毛主席。”

贺龙:我们一党一国之帅

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,“两把菜刀闹革命”的贺龙向来天不怕地不怕,很少有人能得到他的推崇,而毛主席则是这少数人之一。

1935年1月,贺龙正带着红二方面军北上长征。

突然,通信兵从队伍后面跑来,激动地对贺龙说:“不好了,红一方面军他们被围困在土城一带了。”

听到这话,贺龙眉头紧皱:“这可坏了,他们竟然被敌人包围了,这可是九死一生啊,而我们也没法去帮助他们。”

他看向通信兵,严肃地说道:“时刻关注他们的状况,一旦有什么变故,立刻汇报给我。”

在贺龙的设想中,面对敌军的包围圈,红一方面军最好的情况那也是被打得七零八落,艰难突围。

可在之后的两个月内,贺龙却被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所震撼。

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,红一方面军连续四次渡过赤水,光速袭击包围他们的守军,绕得敌人晕头转向,露出破绽,最后红一方面军顺利逃出包围圈。

如此显赫的战绩彻底震撼了贺龙,当听到红一方面军以极小的损失逃脱敌人包围的时候,他久久不能言语。

良久,他才对身边的参谋说:“毛主席有大帅之才,是一党一国之帅。”

1936年红军会师,长征胜利结束。

全军战士都十分激动,贺龙也不例外。

但不同的是,其他战士是激动于长征的结束,而贺龙则是激动于自己即将见到毛主席。

在一个偏僻的窑洞里,毛主席和贺龙两人相见。

贺龙激动的握住毛主席的手,不知道该从何说起。

毛主席望向贺龙,笑道:“我对你贺老总的大名早就是如雷贯耳了。”

听到这话,贺龙也开口对毛主席说:“我对您敬仰的很,我早就认定了,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。”

紧接着,贺龙笑着说:“您真的是雄才大略呀,光是一个四渡赤水战役,就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玩弄于股掌之间。”

“哎,我能有什么功劳呢?都是同志们靠顽强的毅力才挺过四渡赤水的艰难。”毛主席谦虚的说道。

如此杰出的军事行动,却被毛主席一句话带过,贺龙心中敬佩更甚。

后来,贺龙回忆道:“主席不管是军事上还是做人上,都令我心服口服,这也是为什么我坚决听从中央和主席的指挥,唯有跟随毛主席,中国才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,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。”

彭德怀:知错就改,是我最佩服毛主席的一点

1959年,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举行了政治扩大会议。

在会上,毛主席主持总结了新中国九年多的经济发展的经验,并指出:“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虽然偶有失误,但我们所做的绝大部分措施都是成功了的。”

彭德怀对此却深感忧虑,在他看来,这场会议虽然肯定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成果,但却忽略了经济建设的一些问题。

这些问题始终没有被明确指出,很有可能成为新中国继续发展的隐患。

在慎重思考下,彭德怀写了一封信,在信中陈述了自己观察到的经济建设问题,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,在未来,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。

可正当彭德怀准备将信寄给毛主席的时候,一位好友却听说这件事,并找到了他。

好友劝彭德怀别把这封信给毛主席:“当下新中国发展势头良好,你却觉得经济建设有很大的问题,你把信寄给毛主席,只会看作是威言耸听。”

但彭德怀却坚定的说:“我相信毛主席终究会意识到这些问题的,即使有一时的误解,那也是在所难免。”

听到彭德怀坚定的话语,好友也不再说什么,就这样,彭德怀将信递交给了毛主席。

毛主席看到这封信后,只是回了彭德怀两个字:“过虑。”

在之后的政治会议上,彭德怀成为了批判对象。

但在之后的六年里,经济建设中公有化程度过高,导致经济丧失活力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,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,中国的经济陷入了危机之中。

毛主席这才意识到,当年彭德怀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。

再回想起当年对彭德怀错误的批判,毛主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。

他叫来彭德怀,说道:“也许真理在你那边,让历史去作结论吧!当年没有仔细研究你的建议,如今我希望你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再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
听了这话,彭德怀深深折服,有这样的领导人,国家必然会走出短期的困境。

陈毅:你不读毛主席的诗,只能说你没有水平

如果说其他将帅,都是被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或个人品质所打动,那对于陈毅来说,最打动他的则是毛主席的诗词天赋。

陈毅自认识毛主席之时,就极力推崇他的诗词,将毛主席引为诗词上的知己。

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,毛主席作《沁园春·雪》一词,并刊登在报刊上。

而此时的陈毅,远在山东处理当地解放区的军政事务。

办公休息之余,陈毅对身边的警卫员说:“最近可有什么优秀的诗词作品问世?”

警卫员嘿嘿一笑,说道:“早知道您会问这个,这不正巧最近有一篇不错的词作问世,我先不说他是谁写的,您读完之后可以猜一猜。”

说完,警卫员将《沁园春·雪》递给了陈毅。

陈毅读完,肯定的说道:“这个必然是毛主席做的词,不会错的。”

“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?”警备员惊讶地说道。

“因为格局,如此气势恢宏的词作,只有毛主席那样宽广的胸襟可以做出这样的词,除了毛主席,我实在想不到别人。”

警备员赞叹的说道:“首长,您这么了解毛主席?”

陈毅哈哈大笑:“我应该是第一个关注到毛主席具有诗词天赋的人,在毛主席才开始写诗词的时候,我就经常对别人说,不看毛主席的诗词,这只能说明你没有水平。”

看到毛主席作词,而恰逢山东也下了一场雪,陈毅心痒难耐。

他看向警备员说道:“给我拿来笔墨,我也要作词一首。”

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,这首名为《山东春雪压境,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词和词有作》的词正式问世:

“两阕新词,毛唱柳和,诵之意飘。想豪情盖世,雄风浩浩;诗怀如海,怒浪滔滔。政暇论文,文余问政,妙句拈来着眼高。倾心甚,看回天身手,绝代风骚。山河齐鲁多娇,看霁雪初明泰岱腰。正辽东鹤舞,涤瑕荡垢;江淮斤运,砌玉浮雕。池冻铺银,麦苗露翠,冬尽春来兴倍饶。齐欢喜,待桃红柳绿,放眼明朝。”

看到这篇词作,陈毅遗憾地说:“尽管我研究了《沁园春·雪》好几天,可还是没有揣摩透毛主席的胸襟啊。”

他转头对警备员说:“把这篇词交给毛主席,他会懂我的。”

“懂什么?”警备员好奇地说。

“我对毛主席的敬意。”陈毅缓缓说道。





Powered by 顺盈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